如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吸引居民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有何高招?政府引导和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自治如何良性互动?
从今年4月开始,老河口市以助推襄阳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动力,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将党建触角延伸到每个治理单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通过一系列举措,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智能支撑、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党建引领实现三方联动,多元共治
当上永乐小区居民议事会主任后,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办事处小东门社区退休职工汪志华感到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了”。她说:“现在,我成了居民的代言人,就要多操心居民身边的麻烦事、疑难事。”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是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组织保证。今年4月,老河口市在居民小区开始党建引领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试点,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三三制”品牌,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责任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5月,汪志华居住的永乐小区成立了“永乐小区党小组、居民议事会和小区物业服务工作站”,以党小组为中心,结合永乐小区的实际,协调公安、城管、卫健、环卫、市场监管、辖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开展各有侧重的治理实践。经居民推选,汪志华成为永乐小区居民议事会主任。“这样让党的力量下沉到基层,解决问题更直接,为民服务更具体,最为主要的是为服务居民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小东门社区党委书记屈亚林说。
智能支撑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10月16日下午,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马家岗村,推开村民李元青家虚掩着的大门,家里没人,院里的物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自从装了摄像头,随手把门一带,就出了门,不再为家里的安全担心。”李元青告诉记者,村里人现在短时外出,家里基本上都不上锁,监控摄像头可立了功。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该市紧密结合“智慧老河口”建设,依托“雪亮工程”平台实施社会治理智能化改造项目,发挥技术、人才、资源、基础设施聚合优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以满足市域治理、治安防控、安全管控领域智能深度应用的巨大需求。
据了解,自去年11月开始,该市启动“平安乡村”专项工作后,马家岗村成为试点村之一,率先组织村民依托中国电信家庭宽带,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将监控图像接入村委会、派出所、乡镇政府、政法委综治平台等视频监控平台,从而达到村级区域监控覆盖。
该村党支部书记党金川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些“电子保安”,村里的巡逻队就解散了,村里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费用不高,功能不少,效果真好!”李元青说,自从家门口和院子里安装了摄像头,他和家人随时随地都能在手机上看到家中的情况,远在广东的儿女还能通过摄像头的实时通话功能和自己对话。
2019年以来,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在老河口市建成2200余个“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点,有效延伸了农村视频监控触角,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雪亮工程”的有益补充。
公众参与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由“双报到”党支部和居民议事会引导居民自己管理小区事务,到居民自己的事自己商量着来办,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酂南社区“化肥兴苑”小区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老河口市通过引入社区共治理念,创新社区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丰富拓展民主参与的各种渠道,发挥居民“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化肥兴苑”是老河口市化肥厂破产改制后形成的一个小区,也是酂南社区内的一个老旧小区。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以来,该小区居民发挥“主人翁”意识,突出共建共享,共商共治,探索开展以门前三保、积分制管理为主的自助物业,解决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受到居民欢迎。
公众参与,协商议事,自己的事情自我管理,在老河口市薛集镇各村,群众自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已屡见不鲜。“吸纳基层群众参与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来,让百姓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坚持防范在早、处置在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该镇党委副书记皮红光说,当前,该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