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让群众的事情群众商量着办

基层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

今年4月以来,老河口市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的居委会、业委会居、物业机构的“三方联动”机制,深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构建有党的组织管事、有经费办事、有综合服务场所议事的“三有保障”,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三三制”品牌,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推进“三方联动”聚合力

8月31日下午,君都水岸新城小区8月份三方联席会议正在举行。

君都水岸新城小区是老河口市的一个新型商住小区,每个月的三方联席会议,成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代表的“集体协商会”。

水岸新城小区召开三方联席会议

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光明社区党委书记胡燕琴居住在这个小区,她告诉记者,为了使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联系更加紧密、联动更加顺畅,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她担任了物业公司的质量总监,物业公司经理张超担任了社区党委的兼职委员。

今年5月起,他们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就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并通过大事联议、资金联筹、活动联办、阵地联用等办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先后协商解决了小区居民反映的物业管理费高、房产证办理难、公共充电桩少等问题。

老河口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物业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最为关切。老河口抓住这个关键,分类推进新型商住小区、单位家属院和“三无小区”,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机构“三驾马车”的作用。目前,该市在50个新型商住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推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在218个单位家属院逐个成立小区“双报到”党支部和居民议事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居民议事会和物业服务组织共同管好小区事务;在429个“三无小区”探索开展以门前三包、积分制管理为主的自助物业,由“双报到”党支部和居民议事会引导居民自己管理小区事务,做到群众的事由群众商量着办。并鼓励社区建立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对不具备自管基础的“三无小区”提供保障性物业服务,确保各类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深化“三治融合”添活力

小区居民不仅是小区的主人翁,更是小区治理的主力军,只有充分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和德治教化作用,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才能激活治理内生动力,形成长效机制。

酂南社区李家巷子位于老河口市城乡结合部,巷内均为居民自建房,不具备引入物业公司条件。酂南社区党委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成立了居民议事会,制定居民自治公约,划分公共区域责任片区,实现了居民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居民打扫责任片区环境卫生

“我们的居民自治公约,把邻里互助、文明养宠、公筷公勺、反对浪费、爱护环境、打扫卫生等内容写了进去,党员带头践行公约,居民积极参与,把巷子治理的井井有条。”居民张玉芬说。

光化办事处小东门社区的永乐小区是80年代“村改居”社区,小区居住结构复杂、矛盾较多。被推选为永乐小区矛盾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汪志华,感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了”。她说:“现在,自己成了小区的‘和事佬’,前不久还调解了一起因养狗扰民而引起的邻里矛盾。”

永乐小区矛盾调解委员会协商议事

据了解,该市鼓励各社区开展月度“十好十差”、年度“三美一好”等系列评选活动,选树35名群众身边先进典型,3人入选“襄阳好人”。其中,黄东升荣获“荆楚楷模”年度人物,同时入选“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在榜样的带动下,很多小区营造了一个向上向善、与邻为伴、守望相助的和谐环境。

老河口市通过制定居民自治公约,划分公共区域责任区,推行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等有效做法,提升居民自治能力;推行“一社区一法官”,建立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成立小区矛盾调解委员会,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定期评选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等各类先进典型,倡导移风易俗,强化德治教化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效融合,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构建“三有保障”强动力

基层社会治理任务重、头绪多、难点多,会经常涉及到由谁来管、钱从哪儿来、在哪儿议事等问题。该市紧紧抓住核心要素,努力做到每个小区都有党的组织管事、有经费办事、有综合场所议事,让党建引领有抓手、好操作。

为解决有组织管事,该市统筹调配社区自管党员和单位报到党员力量,设立96个“双报到”网格党支部、864个楼栋(巷道)党小组,明确1052名党员中心户,在楼栋推选“两长多员”,在“双报到”党员中开展“认岗履职”活动,确保有党的组织管事。

双报到党员在小区开展志愿活动

老河口市北京路274号燃料公司家属院,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个老旧小区。2000年单位破产后,院内管理处于真空状态。2019年5月,秋风路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小区党员带头作用,在这个老旧小区成立“双报到”党支部,引导62户居民推选居民议事会,发动有基建和维修特长的党员、居民建立自助物业服务队,引导居民自治自管,共治共享。

“是社区党组织让我们这个小区‘起死回生’。”在该小区居住的范同顺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现在,小区下水道堵了有人疏、路灯坏了有人修、环境保洁有人做,就连瘫痪病人也有人帮忙照看了……特别是社区党委协调闲置国有资产闲置用房,在小区内建设便民综合服务室,娃娃们放学后可以在这里看看书,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下下棋,居民遇事可以在这里聊一聊,快递的小商品也有了寄存的地方。

“‘双报到’党组织就像一座桥连心桥,把报到单位的资源和能量引入小区,解决许多基层治理难题。”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张广彦说。

为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该市构建“市管党费支持、社区自筹补充、惠民资金保障”的经费保障机制,对建立党的组织、居民议事机构,实现物业自助的“三无小区”,按照每个小区1000元/年的标准从市管党费列支经费,支持小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按照每个小区1000元—5000元/年的标准从社区惠民资金中列支经费,支持开展自助物业。

为确保有场所议事,该市积极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中心多站点”建设,在有条件的商住小区要求物业公司设立红色驿站,开展各类便民活动;推动218个单位家属院依托门栋值守室建设综合服务站;鼓励“三无小区”通过资产调剂、房屋租赁等方式建立综合服务站,承担“四点半”学校、居民说事议事、代收快递等功能,让群众就近享受便捷服务。

燃料公司家属院居民在小区综合便民服务站开展活动

“把综合服务场所延伸至小区,建在离居民最近的地方,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深受群众欢迎!”秋丰路社区党委书记陈黎明说。

通讯员 姜雁冰  李素文  曹洋  李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