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两心”建设之“绿心”绽放

编者按: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一城两心”战略以来,全市上下反响强烈、深度共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从不同层面深入思考“一城两心”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形成了一批视角新颖、见解独特,有深度、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此文以“绿心”为切入点对“一城两心”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路径启发,值得借鉴学习。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奋力建设汉江流域滨水风情十足的精致城市,着力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襄阳市域副中心。在“一城两心”战略部署中,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作为“两心”之一,是决定老河口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核心和关键,备受全市上下关注,也很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一、从历史沿革、地理空间、生态使命三重维度,深刻把握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之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战略的全新定位,是基于市委对城市历史的浩然传承,对地理空间的准确把握,对生态使命的承诺坚守。

(一)在历史长河中追寻汉水故道。汉江又称汉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老河口地处汉水中游,挟蜀汉,扼新邓,枕太和,通秦洛,得舟楫之利、扼四省要冲,是汉江黄金水道重要中转码头。交通便利带来了城市的繁荣,早在清代同、光年间这里就已是“商贾辐辏,烟火万家”,电报局、电灯公司、电影室、照相馆等新生事物大量涌现;交通优势助推了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这里的财政收入位列湖北第三位,被誉为“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站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汉水故道老河口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作为汉江流域重要的支点城市之一,老河口紧紧依托汉江而发展,同时又以辉煌的足迹不断反哺回馈汉江,为汉江流域的持续协调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正是基于对历史的高度认知和充分尊重,基于对汉江流域的深切眷恋和浓郁情怀,坚定不移地“一颗绿心护汉江”,奋力书写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河口篇章。

(二)在地理空间上把握“绿心”内涵。从汉江流域地图上看,老河口位于汉江中游,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江之心”。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两区四轴”规划开发格局中,老河口地处“两区”分界线上,位于沿汉江发展轴和沿武西高铁发展轴“双轴”交汇之地,是汉江流域名副其实的地理中心。从湖北省来看,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其流域涵盖省内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面积6.3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湖北汉江段按水环境分为三段,即库区段(丹江口库区)、少水段(丹江口大坝—兴隆水利枢纽)、补水段(兴隆水利枢纽—武汉市),老河口是湖北省汉江流域少水段的第一个县市,肩负着十分重大的汉江支点调节功能。市委提出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是对老河口在汉江流域地理空间维度的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对放大支点功能、更好服务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在生态发展上牢记时代使命。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两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正是基于汉江流域的重要战略地位,生态建设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综合开发为主题,以“绿色、民生、经济”三位一体为导向,以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为重点,做足水文章,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廊道,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省委决策部署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始终,市委提出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就是牢记生态发展的使命和承诺,在全市上下树立一种鲜明的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追求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有绿色基因的科学发展,让老河口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保持永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二、坚持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全覆盖,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推动绿色、智慧技术研发应用,培育新商业模式,着力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工业经济向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努力推动产业向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资源产出高效化发展。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两张国牌,进一步拉粗拉长再生铅、再生钢铁、再生橡胶、再生纸、再生塑料、再生铝、白色家电处理等七大产业链条。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创新集聚效应,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老河口遍地开花。同时,提高环保绿色门槛,坚持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审批联动机制,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生产工艺或设备明显落后、环保手续不全的投资项目,一律不得落户。

(二)推进农业发展向现代化升级。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精品农业,努力推动农业提效扩规。以牧原百万头生猪生态产业链项目和科尔沁万头牛业项目为样板,摒弃传统养殖模式,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循环化原则,以减量化增长推动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畜牧业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大力推进“中国有机谷”老河口项目区建设,尤其要紧扣老河口实际,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业提质扩规。鼓励市场主体规模化、现代化、循环化发展水产养殖,大力推广“稻虾(蟹)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扶持壮大一批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三)推进现代服务业向规模化迈进。以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全市服务业提档升级。在武商购物广场、天河建国饭店、光彩商贸城、汉江商业广场等大型服务业项目正常运营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一批档次更高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提升老河口服务层级。认真落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四圈三带”(环梨花湖生态圈,马冲水库圈,城东万亩油牡丹旅游圈,洪山嘴梨桃旅游圈;沿汉江风光带,百里丹渠景观带,鄂北水资源配置生态风光带)全域旅游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水平。

三、实施绿化、洁化、净化“三化”联动,全力呵护自然生态

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在于呵护自然生态之绿。

(一)全域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坚持“乔木化增绿量、市场化做产业、景观化提品质”,以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绿色廊道、绿色水系、绿色集镇、绿色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区绿化质量。目前,老河口城区的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共绿地达9.42平方米,下一步还要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县市,进一步提升绿化水平。

(二)扎实开展水域洁化工程。全面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全市乡镇(街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全域开展治污、截污、控污工程,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从源头“网”住污水。强化汉江和全市大型水库、堰塘水环境整治,确保境内汉江流域段水质长年维持Ⅱ类,水库水质达Ⅲ类,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100%。

(三)大力开展城乡净化工程。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实现城乡垃圾设施全覆盖。对乡村环境治理实行常态化检查考核,倒逼乡镇、村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老河口市财政局 陈志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