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进乡村看小康】残疾人的源动“梨”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竹林桥镇大堰村,百亩梨园迎来大丰收,最开心的要数梨园的工人,虽然他们的身份有些特殊,但是靠着自身努力,奋斗出来的幸福就和这梨子一样甜。

记者在梨园看到,一行行翠绿的梨树上挂满了套袋的梨子,工人们正在分拣包装刚采摘的梨子。

韩文佩是一家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说,我这儿的工人都是聋哑人和身体残疾的,虽然他们干得慢,但他们都尽心尽力,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就教,一点点地教会。

大堰村村民韩文告诉记者,在这儿干活还行,收入不错,基本上天天都有事做,一个月钱还不少,能拿一千四五百块。

韩文佩说,前几年在外务工时自己不幸切断了一根食指,落下终生残疾。2015年,他决定回乡发展产业,带动村里的贫困残疾人务工就业。他流转110亩土地种植梨树,并带着15名残疾人开始了甜蜜的事业。

今年以来,竹林桥镇大堰村借助本村韩姓祖先故事,以古树、古井、古宅“三古”文化为建设点,用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和乡土风情来留住乡愁,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韩文佩也顺势开始在梨树下养殖鸡鸭,发展种养结合。如今原生态的种养模式与古风古貌的乡村旅游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游人,已经销售2000公斤梨子。

为拉长梨子的储存周期,韩文佩建设了一个80吨级的冻库。他说,因为有冷库的支持,梨子的储存期能延长,这样价钱也能从大上市的5块钱一斤涨到7块钱一斤,自己的收益也能提高不少。

优美的村庄环境,功能配套的村容村貌,勤劳上进的残疾人兄弟,再加上美味可口的梨子,如今,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这片梨园的梨子不仅成了乡亲们的源动“梨”,更是他们的源动力。

(作者:全媒体记者 韩海云)